货拉客 发表于 2024-3-1 13:11:05

李宁越影:一双不炫技的稳妥慢跑鞋,也适合绝年夜 多半 跑者

近期测评了很多李宁的跑鞋鞋款,这篇说下定位初阶跑者的掩护 慢跑鞋款,越影。
(全文约3400字,共27张图)
掩护 系列的越影在李宁跑鞋矩阵中的定位/李宁当下的跑鞋矩阵与不合定位的飞电discovery和超轻18作比较 ,看看越影针对初阶跑者有哪些设计越影的实际穿戴 及最适合它的跑者


李宁跑鞋矩阵:掩护 系列的越影,在李宁的矩阵中是什么定位

先理一理李宁今年及未来的跑鞋矩阵:
李宁在2019年推出飞电竞速跑鞋后,也明确了超临界发泡工艺的䨻材质将成为未来产品的主打中底材质,目前有基于两种基材制造的䨻(一种是以飞电竞速鞋款和绝影弹速鞋款为代表,一种则是如今用在中端鞋款上,比如超轻18/discovery/越影/烈骏5),有比较明确的定位和性能差别 ;

李宁很多年前就有过各类 物理结构减震的测验考试 (如李宁弧、李宁弓等),在2020年宣布 的绝影上,启用了弜减震回弹系统。
——超临界发泡工艺的䨻中底,和以弜为代表的中底结构设计,会成为李宁日后跑鞋矩阵的技术内核。
某种水平 上,可以把它们理解成,如同ios操作系统和A系列之于iPhone一样。




竞速系列:飞电2.0 ELITE、飞电CHALLENGER、飞电DISCOVERY、赤兔(最新为第4代)
弹速系列:绝影、绝影Essential
掩护 系列:烈骏(最新为第5代)、越影
超轻系列:超轻(最新为第18代)

分别列一下这四个系列的鞋款及具体配置:




此前国产跑鞋相比老牌厂商,在跑鞋矩阵上有着明显的差距。
差距体现在两点,「没有细分的产品矩阵」和「矩阵细分产品无法交出稳定的性能表示 」。这种能针对不合场景、不合人群、提供不合价位好产品的能力,就是强年夜 产品矩阵为品牌打造的护城河。

近年国产品牌们也都在产品矩阵上发力,目前来看,李宁是国产中的第一档,这点没有什么争议。


针对初阶跑者,越影在掩护 性上的设计
以同样是䨻中底+中端订价 的超轻18和飞电discovery,与越影比较 ,说下这双鞋在掩护 性上的一些针对性设计(这三双定位完全不合,比较 只为赞助 理解)——



鞋面/鞋身支撑性
越影在鞋面/鞋身上的堆料最厚实,也更接近传统慢跑鞋的鞋面设计,超轻18和飞电discovery则明显精简得多。
三双鞋的前掌鞋面都没有弹性,也不存在雨天湿透、历久 穿戴 后后鞋面包裹性下降的情况;
鞋身到后跟,即便不系紧鞋带,越影穿上后依然有异常 明显的裹持感,对整个足弓+脚背的包裹异常 强烈。不过脚踝、鞋舌处越影都用料很多,并不会有压迫感。





这种全面的包裹涌现 在中后足,前掌脚趾处依然保存 了一定空间。
越影的后跟支撑实际上并不克不及 算硬实的那一类,上脚却能很好地感到 那种贴合,后跟骨几乎完全无法移动——就后跟的包裹而言,越影可能是迄今所有李宁跑鞋中,最精彩 的一双。




所以比较起来,超轻18和飞电discovery的鞋面是那种足够+需要 支撑,尽可能减少资料 、降低重量的设计,就像家用车的平安 带一样;而越影的鞋身与鞋面支撑,则像赛车的多点平安 带、或极限运动中的平安 锁扣系统。

前掌空间/灵活性:越影 > 飞电discovery > 超轻18
前掌鞋面包裹性:飞电discovery > 越影 > 超轻18
中足鞋身包裹支撑:越影 > 飞电discovery > 超轻18
后跟包裹支撑:越影 > 飞电discovery > 超轻18




中底脚感
脚感方面,越影实际穿戴 下来的最直接感触感染 就是稳妥。李宁并没有在这双中端订价 的产品上使用太多尝鲜技术,更像是把已验证的理念和可靠的材质/技术在它身上用好。
顶级鞋款的䨻基于超临界珠粒发泡工艺,用Pebax(嵌段聚醚酞胺聚合物)制成,中端鞋款用的䨻工艺相同,基材不合,可以视为另一种调教的䨻。
性能上两者肯定存在区别。但直不雅 上感触感染 ,竞速的䨻回弹更好,只论缓震感,越影的䨻其实缓震数据反而更好——这可能是出乎很多人意料的事。在实际脚感上,也能感到 出平替䨻要比竞速䨻更软一些(尤其用来走路时)。
算上两者巨年夜 的差价(竞速䨻的鞋款普遍是平替䨻的一倍以上),性价比很高。
重量上,两者相比此前的eva、etpu们,都更轻一些,在抗撕裂性和耐久性上,比板材发泡的Peba系泡棉会更好。


越影在中底设计上,接近传统跑鞋后高前低的落差,也更适合中后足落地的跑法。


中底抗曲折性
原本我们以为,定位慢跑掩护 的越影会在中底抗曲折性上会明显区别另外两双,结果并非如此。
三双鞋在前掌的易曲折性上表示 异常 接近,越影在接近跖骨位置的弯曲反而可能是最顺畅的一双,也就是上脚会觉得前掌弯曲很自然。定位速度训练的飞电discovery就表示 出更为强烈的刚性(也是为实现更高的跑动效率);
中后足易曲折性上,尽管飞电discovery也有较厚的后跟高度,相比较,越影依然表示 出最好的抗曲折性。在实际上脚跑步中感触感染 依然如此,刻意后跟落地,越影的稳定性是最直不雅 的;
左右抗曲折性上,三双鞋靠手掰没有明显区别。实际上脚的话,越影和飞电discovery会比超轻18感到 更“韧”,尤其是突然加速、紧急变相、左右移步中。



前掌易曲折性:越影 ≈ 飞电discovery≈超轻18
中后足易曲折性:飞电discovery ≈ 超轻18>越影
左右抗曲折性:飞电discovery>超轻18≈越影



前后掌外底宽度
越影在官方宣传上特地提到WIDE SOLE加宽前后掌设计,更宽年夜 的前后掌会让落地瞬间的稳定性获得 提高,确保了落地-触地-推蹬-离地的分化 动作下,整个中底都是很稳妥的接地过渡。
——对于初阶慢跑者(6分-6分半以外配速),如果剖析 他们的触地时间,通常会达到280-320毫秒。相比进阶跑者更快的训练(4分半-5分半)、220-250毫秒,初跑者的触地时间更长,对落地的稳定性要求更高。越影外底前后掌的最宽处,也正好是落地/推蹬时触地时间最长、磨擦最多的两个部位;
——初跑者的腿部力量、尤其脚踝/小腿肌腱往往较弱,宽年夜 外底也减少了崴脚的可能,顺带更年夜 面积的触地橡胶,还会增加一定抓地性。

前掌宽度:越影>飞电discovery ≈ 超轻18
后掌宽度:越影>飞电discovery ≈ 超轻18



外底形态
跑鞋中底的镂空和凹槽能降低很多重量,但也会因此失去部分缓震性和回弹效率,所以仔细看不合定位的跑鞋,中底都很有讲究。往往越是轻量竞速鞋款,中底镂空越多,越是慢跑鞋,中底越会平整。
而外底的面积,除了抓地性之外,它也会给中底的缓震提供一定作用。简单讲,越多外底橡胶,缓震回弹可能回馈更直接,越少、镂空越年夜 ,缓震回弹则可能就会越“散”。



这三双鞋就是很典范 的三个代表:

越影尽可能年夜 面积的外底,整个触地后每个部位都邑 有足够的橡胶与地面接触;
飞电discovery在后跟和中足处都镂空,外底前后掌区分更为明显,靠中足PROBAR LOC稳定片包管 更高速奔驰 时,前后掌的过渡性。
三者平放状态下,触地面积差别 也极年夜 。



所以实际效果上,
越影外底更稳妥,触地面积更年夜 。每一步的落地和回弹,整个回馈都是尽可能追求完整;
飞电discovery更为高效,提供足够的抓地性同时,尽可能避免那种拖泥带水的脚感;
超轻18则尽可能减少了橡胶面积、更像骨骼架构一样,只在重要部位铺设橡胶,来极尽可能降低重量。



外底面积:越影>飞电discovery>超轻18
平放触地面积:越影>飞电discovery>超轻18
前后掌上翘弧度:飞电discovery > 越影 > 超轻18



前面提到,李宁未来的跑鞋身上,超临界发泡工艺的䨻,和弜的中底结构理念会贯穿所有跑步产品——虽然越影身上我们并没有看到镂空之类的设计,但在整个外底形态上,它依然有着弜形态的身影——平整路面上,外底前掌和后跟处有明显弧度,中足部位接触地面。
这样的设计在落地时,中底受力后,前后掌的弧度会产生 一定形变,从而带来缓震效果。另外弧形外底也会让每一步的落地-触地-推蹬-离地变得更为顺畅。
究竟 绝年夜 多半 初跑者,最常见的落地依然是中后足落地-过渡到前掌的方法 。
类似的外底,在近年几乎所有李宁慢跑/训练鞋款上都能看到相似处(竞速系列又有不合的设计理念。



适合越影的跑者

比较适合:
正常足型/内翻足型的初跑者、年夜 体重跑者;日常慢跑使用,对中底的缓震要求较高,对重量和轻盈感相对要求较低的跑者;如果以较慢速度跑15公里-半马距离,或者周末的LSD训练,越影的衰减性并不明显,中足和脚踝部位的支撑对初跑者跑长距离也会很友好;脚踝力量较弱、有伤初愈的跑者,用来作为恢复慢跑;预算相对有限的跑者,当下每个品牌都有针对年夜 体重/初跑者/避免伤病的跑鞋,越影599的订价 (加上一些节假日的折扣)还是很能打的。



注意的点:
越影的鞋身包裹性很明显,因而区别李宁此前鞋款,可能需购买年夜 半码更适合 ——建议有机会试穿一下;越影在中底设计上,接近传统跑鞋后高前低的落差,也更适合中后足落地的跑法;尽管李宁官方并没有在越影使用诸如COOLSHELL这样的透气科技,前掌的清凉感还是很明显的,用来夏季跑步问题不年夜 ;越影明确定位掩护 慢跑,对有系统跑步习惯的跑者来说,有氧慢跑和恢复跑比较适合,偏速度的训练就不是它的份内事了。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李宁越影:一双不炫技的稳妥慢跑鞋,也适合绝年夜 多半 跑者